
福建非标十字头自攻螺丝,
很明显的, 组合材料的硬度越大或厚度越厚所需要的扭矩就越大. 因此预钻孔也需加大, 但是, 预钻孔尺寸限制之调整只能在调整一个相当窄的范围.
通常适当之孔径约在螺丝螺纹中点以便保持攻钻时螺纹之叠合, 而且孔径限制不能大到螺纹高度之75%以上. 在小螺丝方面, 有一些调整的可能性. 如#8宽螺纹螺纹高度只有0.022”. 如孔径只提供到螺纹一半高度时则螺纹切削螺丝攻入组件之螺纹叠合高只有0.011”,而螺纹成型及螺纹滚成自攻螺丝会因为挤压之故其螺纹叠合高会多一点. 孔径提供到螺纹75%高度时则螺纹切削螺丝攻入组件之螺纹叠合高只有0.005”, 而螺纹成型及螺纹滚成自攻螺丝也不致于多太多. 这表示孔径之调整范围只有0.010”.
对更硬或更厚之材料来说, 应选择较大之螺丝并降低旋入扭矩而不是加大孔径来允许较小之螺丝可以组装.
F.I.P 1000 (Fastener Inspection Products)自攻螺丝的性能规定
劉出处:Joe Greenslade 2005-09-06 浏览次数:7713次
F.I.P 1000 (Fastener Inspection Products)
自攻螺丝的性能规定(Tapping Screw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1 延展性试验
1.1 适用范围 : 所有种类自攻螺丝
1.2 测试目的 : 检查产品在组装旋转或旋紧或在上述过程受到冲击应力时是否会产生头部脆断之危险.
1.3 测试装置 : A.延展性测试座. B.小铁鎚.
1.4 建议X少测试量 : 每批8支,每批批量不X过250M PCS.
1.5 测试程序 : A.将螺丝置入测试座中适当之孔内.B.以铁鎚击打头顶使测件之承受面与测座之座面符合. C.检查.
1.6 不良 : 如果头与螺丝柄完全分离者为测试不良.
1.7 产品不良因素 : A.心部硬度太高. B.渗碳层太深. C.冲孔太深.
D.头下内圆径太小.
2 扭力强度试验
2.1 适用范围 : 所有种类自攻螺丝
2.2 测试目的 : 检查产品因为扭力不足在组装旋转或旋紧扭断.
2.3 测试装置 : A.螺丝夹具. B.夹具夹持座.C. 螺丝测定固定座.D. 精度在2%内之扭力扳手.
2.4 建议X少测试量: 每批4支,每批批量不X过250M PCS.
2.5 测试程序 : A.将螺丝置入测试夹具中再将夹具置入夹具支持座,螺丝至少应有两牙在夹具中,两牙在夹具外. B.将支持座固定在测定固定座上. C.扭转扳手直到螺丝扭断. D.记录破坏值.
2.6 不良 : 螺丝扭断值小于规定值.
2.7 产品不良因素 : A.心部硬度太低. B.表面硬度太低. C.X渗碳层不足.D. X小径(牙底径)太小.
3 攻入试验
3.1 适用范围 : 除Type 25外之所有种类自攻螺丝
3.2 测试目的 : 检查产品是否会因组装时螺纹崩坏而导至组合失败.
3.3 测试装置 : A.测试钢板. B.扭转工具(可使用电动工具,但不能X过500rpm).
3.4 建议X少测试量: 每批4支,每批批量不X过250M PCS.
3.5 测试程序 : A. 将螺丝锁入测试钢板直到X一个完整螺纹通过钢板,Plain的螺丝可上少许油.B. 检查螺纹是否崩坏.
注 : 本测试可与旋入扭力测试及氢脆化测试一起实施.
3.6 不良 : 螺丝旋入后螺纹崩坏.
3.7 产品不良因素 : A.X渗碳层不足. B.渗碳硬度太低. C.测试钢板太硬.D. 测试孔太小.
4 旋入扭力试验
4.1 适用范围 : 螺纹滚成(三角牙)自攻螺丝
4.2 测试目的 : 检查产品是否因组装时旋入扭力过高而导至组合困难.
4.3 测试装置 : A.测试钢板. B.精度在2%内之扭力扳手.
4.4 建议X少测试量: 每批4支,每批批量不X过250M PCS.
4.5 测试程序 : A.将螺丝以扭力扳手旋入测试钢板直到X一个完整螺纹通过钢板,Plain的螺丝可上少许油.B.记录X高扭力值.
注 : 本测试可与旋入测试及氢脆化测试一起实施.
4.6 不良 : 螺丝旋入X高扭力大于规定值.
4.7 产品不良因素 : A.螺纹滚成时未适当成型. B.渗碳硬度太低. C.渗碳深度不足. D.测试钢板太硬.E.测试孔太小. F.产品需上油或上腊.
5 氢脆化试验
5.1 适用范围 : 所有电镀自攻螺丝
5.2 测试目的 : 提早发现以预防电镀自攻螺丝因为氢脆化而在锁紧后24小时崩坏.
5.3 测试装置 : A.测试钢板. B.精度在2%内之扭力扳手.C.平面华司.
5.4 建议X少测试量: 每批8支,每批批量不X过250M PCS.
5.5 测试程序 : A.以扭力强度之平均为基准,将之乘以80%为锁紧扭力.B. 将平面华司套入螺丝再将螺丝旋入测试钢板,旋紧至锁紧扭力,并置放24小时.C.将螺丝旋松后再旋紧至锁紧扭力.
5.6 不良 : 从测试开始至测试终了,不可有任何螺丝断头.
5.7 产品不良因素 : A.电镀后未烘干. B.螺丝以太高之锁紧扭力锁紧. C.未套入华司造成夹紧扭力过高. D.孔深太深.
6 攻速试验
6.1 适用范围 : 仅用于自钻螺丝
6.2 测试目的 : 发现自钻螺丝攻速太慢或因生产问题导致之攻钻问题.
6.3 测试装置 : A.攻速试验机. B.测试钢板,厚0.060” - 0.064”,硬度HRB 60 - 85.
6.4 建议X少测试量:
a. 5,000支以下 6 支.
b. 5,001 - 15,000支 12 支.
c. 15,001 - 50,000 支 18 支.
d. 50,001 - 250,000 支 25 支.
注 : 每批批量不X过250,000 支.
e. 如果依上述抽样测试有一支X过X低攻速要求时,可依下列抽样计划实施双倍检验.
抽样数慢攻速1 过慢攻速2
12 1 0
24 1 0
36 2 1
50 3 1
注1 : “慢攻速”专指样品X过X大攻钻时间但不X过两倍.
2 : “过慢攻速”专指样品X过X大攻钻时间两倍.
6.5 测试程序 : A.将试件装上测试机.B. 调整测试机以便试件在攻穿钢板并X过一个完整牙时,测试机可以停止并记录穿透时间. C.记录测试时间.
6.6 不良 : 依上述抽样表测试时,测试时间X过规定值.
6.7 产品不良因素 : a. 样品钻尾毛边 e. 测试钢板太厚
b. 渗碳硬度太低 f. 轴向荷重太紧
c. 渗碳深度不足 g. 攻速太慢
d. 测试钢板太硬 h. 表面被覆太厚